12月12日,“慕士塔格1.9米光学望远镜合作启动仪式”在新疆天文台南山观测站举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新疆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代表,共同确定并商讨了联合在新疆慕士塔格观测站建造1.9米口径的光学望远镜项目。
未来五年,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新疆天文台、新疆大学和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将共同出资建设这一“天文重器”,顺利运行后将在引力波、系外星系搜寻、超新星等科技前沿领域发挥巨大作用,有力促进国内天文学科发展。
1.9米光学望远镜主要用来探测深空,对于研究引力波和宇宙高能中微子的光学对应体观测、近地小天体监测研究和系外行星搜寻和研究有极大帮助。新疆1.9米光学望远镜计划于2025年建成,建成后将填补全球同经度无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空白,并有望成为国内排名第三的大口径望远镜。
“对于天文研究人员来说,新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付建宁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燥、地广人稀,天文观测环境优良,且时区跟世界其他重要天文台址形成互补,在天文学观测资源上处于战略地位,天然具备建设天文大科学装置的有利条件。
中国科学院天文台台长王娜表示,2017年至今,新疆天文台与国内天文界共同深入探索帕米尔高原地区大型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台址资源,选择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海拔4500米的址点建设慕士塔格观测站,这里完全可以满足1.9米望远镜等大型光学天文观测设施的运行需要。目前,该观测站已经设立了50厘米的光学望远镜并投入使用。未来几年,新疆天文台将与北京师范大学、新疆大学、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多方共同建设、运行好1.9米光学望远镜,并力争把慕士塔格观测站建设成为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
据了解,2017年至今,新疆天文台与国内天文界共同深入探索帕米尔高原地区大型天文望远镜台址资源,选择了克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海拔4500米的址点建设慕士塔格观测站。经过多年持续监测,该观测站具有视宁度好、天光背景暗、红蓝端透过率高等优势,是国内优良的天文台址,完全可以满足1.9米望远镜等大型光学天文观测设施的运行需要。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教授付建宁介绍,慕士塔格观测站不只具备国内一流的天文观测条件,而且所在时区跟世界其他重要天文台址形成互补,可有效填补国际天文观测网络空白。前期由北京师范大学建造的50厘米口径光学望远镜已在慕士塔格观测站投入运营,带动了一大批科研项目和人才。
近年来国内天文学科持续发展,科研院所和高校从事天文领域的专业人才不断增加,对天文望远镜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也促成了四家单位联合建造1.9米光学望远镜。 据了解,1.9米光学望远镜将在深空探测领域大显身手,比如基于高精度测光的系外行星搜索和研究、超新星早期和随后测光研究、引力波观测、近地小天体监测研究等,为科研人员提供第一手观测资料,促成众多科学目标的实现。 中科院新疆天文台台长王娜介绍,未来几年将与合作单位一起推进1.9米光学望远镜建设,力争把慕士塔格观测站建设成为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
近年来,随着国内从事天文研究的高校越来越多,对于观测设备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望远镜建设则是一个集合各个科研领域的系统性工程,新疆1.9米光学望远镜建成后,无疑将成为吸引各方科技人才的“吸金石”,为新疆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项目概况
该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全国第三大通用型光学天文望远镜,第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市高美古,口径2.4米;第二大是坐落在河北省兴隆县兴隆基地,口径2.16米。
1.9米望远镜是由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捐赠镜坯、北京师范大学主要投资、双方共建的一架光学望远镜,拟放在海拔4600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天文选址点,项目初步预算1亿,工期三年半,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高校口径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将用于北师大的天文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将极大促进北师大天文学科的发展,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简要技术需求:本项目标的为一架具有超高分辨率和超高测光精度的精测望远镜,采用R-C光学系统,望远镜将设置卡焦、赤纬轴焦点和COUDE焦点三个观测焦点。卡焦和赤纬轴焦点配上终端仪器可用于科学观测和教学,COUDE焦点配上终端仪器可用于望远镜新技术试验和高分辨科学观测。